一、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应该怎样去行使
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行使分两种情况。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可进行与年龄、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,对于继承中简单、能理解的部分可独立表达意见。但涉及重大财产处分等复杂继承事项,需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或经其同意、追认。
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其继承权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。法定代理人在行使继承权时,应以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为出发点,不得损害未成年人权益,一般不得随意处分未成年人继承的财产。若法定代理人非为未成年人利益处分财产,该行为无效。法定代理人应依法履行职责,保障未成年人合法的继承权益。
二、同居关系破裂如何依据法律分割财产
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,其财产分割与夫妻不同。
首先,双方对同居期间财产有约定的,依约定处理。
若无约定,按一般共有处理。即能证明为一方财产的归其所有;不能证明的,按各自贡献大小等因素合理分割。比如,同居期间共同购置房产,若双方都有出资,出资多且对房产使用有较大贡献方,可适当多分。但像一方专用生活用品等,通常归个人。
需注意,主张分割财产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,证明财产存在及双方对其有权益。若协商不成,可通过诉讼,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公正裁判。
三、同居关系破裂付出的钱能要回吗
需分情况看待。若为借贷关系,有借条等证据,可通过诉讼要求对方返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。若为附条件的赠与,如以结婚为条件给予的财物,分手后可主张返还。
但对于一般共同生活期间的日常开销、消费等,通常难以要回。对于基于情感自愿给付的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小额财物,也不太容易主张返还。而大额的、明显非日常开销性质的财物,比如出资购房、购车且登记在对方名下等情况,在解除同居关系时,可尝试通过协商或诉讼,依据公平原则及相关证据,要求对方返还适当份额。关键在于判断给付行为的性质及相关证据情况来确定能否要回。
当探讨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应该怎样去行使时,